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8|回复: 32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3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黄山位于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人间仙境。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其中黄山奇松遍布峰壑,一般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峰上,是植物学上一个著名的树种。黄山松的基本形态特征为:针叶粗短而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盘根于石,傲然挺立。



黄山不仅是一座峰林石柱的大观园,而且是巧石怪石的天然陈列馆。在波澜壮阔的峰海里,争相崛起的无数巧石,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熠熠闪光的明珠,把黄山胜景打扮得分外绮丽。这些巧石形态别致,意趣无穷。大者石林耸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妙,巧中见怪,怪中有巧。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宛若各式人物,有的形同各种物品,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在黄山峰林中,巧石怪石星罗棋布,遍地皆是。有名可指的就有一百二十余处,它们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且巧石多与青松为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图画。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心驰神往。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市不仅自然风光名冠天下,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商贸繁荣、名人辈出。其中的黟县西递、宏村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虽非黄山人,也留下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和此生无缘到黄山 一游的遗憾!!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5000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瑰宝。黄山市(原徽州地区)自秦始皇开国即建有黟、歙两县,又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交通闭塞,很多民间习俗得以保留,也让大家更加了解黄山的风土人情。我们将这部分分为了人生礼仪,生活习俗和节令习俗三个方面,其中又主要分为以下一些内容:人生礼仪:包括徽州婚嫁 说媒 订聘 请期 搬行嫁 开面 迎亲 拜堂 闹洞房 回门 生育 催生 报喜 三朝 取名 满月 移窝 抓周 寿宴以及丧葬 送终 报丧 入殓 请七 出殡 安葬等生活风俗:包括徽州饮食 一日三餐 八碗八 吃新食 煮粥捞饭 黄山茶道; 徽州服饰中的长袍马褂 端午衣 褥衣 徽州宅居中朝北居 屋套屋 重檐 满顶床 压画桌;生产习俗中的开秧门 牛福会 打锣封山 接财神 开张礼 学艺等节令习俗中:包括腊八 小年夜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二月二 清明节 立夏节 端午节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爷 下元节 冬至节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婚嫁: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 ”。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如**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古时便称为“请期”。现代叫“送日子”。

  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面:又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图的也是“炒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2-4 12:56 , Processed in 0.01307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