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哮天犬

在外漂泊两年的捷马,又回家了(第23页新增---霸气侧漏的瑶山古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哮天犬 于 2014-11-11 18:38 编辑

在外漂泊两年的捷马,又回家了(4)---霸气侧漏的瑶山古寨

瑶山古寨位于美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至今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原始粗犷的风俗,被誉为"原始社会遗存的活化石",这里的瑶族叫白裤瑶是因为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但是在外人来讲更喜欢叫他们两片瑶,因为这里的女子的上装由两块布料松散地绊联在一起,不穿内衣,如同时下最流行的真空装,因为上衣仅有前后两片,所以有人称白裤瑶为“两片瑶”。


00.jpg

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瑶山古寨本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之中,也是天意,我微信里提到我在大小七孔,有学友就回到应该去看看瑶山古寨那里的“两片布”有意思,还配上了一个奸笑的表情。立即百度查到不少图片,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奇特的地方,村寨里的女人夏天服饰,上衣一前一后两块布,很随意的搭在肩上,而里面什么都不穿,侧览双乳若隐若现,一但弯腰干活,便是春光乍泄,霸气侧漏。立即改变行程直奔瑶山古寨

01 (1).jpg

01 (2).jpg

01 (4).jpg

01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瑶山古寨明显是一个已经开发了的民族风情旅游景区,设有专门的停车场也收起了门票,还不便宜80元,但骑摩托车的好处又来了,跟着当地的摩托车,直接开进景区的入口进入了古寨。再扣是一个巨大的牛头和铜鼓,两个铜鼓的鼓面为12生肖图,与鼓心的12角太阳芒相互呼应,四只青蛙匀称地铸于鼓面边沿,这就是瑶族的图腾。牛头铜鼓反应的是瑶家人对铜鼓的重视和对牛的崇拜。

02 (1).jpg

02 (2).jpg

02 (3).jpg

02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哮天犬 于 2014-11-11 18:16 编辑

走过牛头铜鼓看到的是一排排崭新的瑶族住房,根本无法与想象中的古寨搭上干系。经过打听,我们还是找到了不远处仍有人居住着的瑶寨。其实这些都算不上古老的建筑,不过基本保持了瑶族建筑的风格,还算是值得看看的

03 (1).jpg

03 (3).jpg

03 (2).jpg

03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白裤瑶寨不算大,在寨子中闲逛,身穿白裤黑衣扎着白头巾的白裤瑶男子来来往往,老人坐在门口发呆……一派朴实的生活情景。当然我最留意的是女人们的两片布的服饰了,可惜现在是秋季,所有看到的女人两片布的里面都穿上了内衣,无法看到春光乍泄的样子。

04 (1).jpg

04 (2).jpg

04 (3).jpg

04 (4).jpg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了春光乍泄的画面,最吸引目光的就是一排特殊的建筑,四根圆柱撑起了一个方形的木头小房,屋顶盖着茅草,这就是瑶族禾仓,是白裤瑶储存粮食的地方,因每个柱子上都镶有一个坛子,据说是起到防鼠的作用,俗称“坛脚仓”。

05 (4).jpg

05 (3).jpg

05 (2).jpg

05 (1).jpg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我在寨子中闲逛的时候,看到很多老乡挑着米洒和稻穗赶来,上千一打听原来村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刚刚过世,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来这里要举行隆重丧葬仪式,对我而言真是运气太好了,可以欣赏下白裤瑶原滋原味的丧葬文化。

06 (3).jpg

06 (4).jpg

06 (1).jpg

06 (2).jpg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砍牛是瑶山古寨丧葬仪式最重要的活动环节,先是祭师祷告,一再经过哭牛、转牛、抚牛、拜牛、砍牛、吃牛等诸多程序,大舅砍牛左颈,二舅砍牛右颈,本家油锅兄弟再轮番砍,直到牛被砍死。整个葬礼过程,全村人都来了,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07 (1).jpg

07 (2).jpg

07 (3).jpg

07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哮天犬 于 2014-11-12 06:12 编辑

另一边村里的人将铜鼓依一定距离吊在事先搭好的木架上,分成两人一组,一人用临时从山上采来的山血藤,锯成四五寸长一段,用削尖的竹棍垂直插入山血藤中制成藤槌,用藤槌敲击铜鼓鼓面的太阳纹,另一人则用无耳的和音木桶在铜鼓后面进行和音,木桶口向铜鼓腰内拔出送进产生共鸣。

08 (3).jpg

08 (2).jpg

08 (4).jpg

08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待铜鼓敲到一定阶段定音之后,木鼓登场指挥,驾驭铜鼓队的快慢节奏,形成抑扬顿瑶山葬礼很是深沉悲壮。为了将死者的灵魂交给先祖的灵魂,为了以集体的力量驱散因瑶人死亡趁虚而入的异族野鬼

09 (1).jpg

09 (3).jpg

09 (2).jpg

09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2-2 09:44 , Processed in 0.01596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