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哮天犬

摩旅游梅州.享受慢生活(第15页新增:五百年的大浦老县城茶阳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侨乡村住宅都是华侨造的,当地人称之为华侨屋。
它们虽然仍保持着传统形制,但建筑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首先,围龙屋祖堂的地位削弱了,供生活起居的厅堂发达起来;
其次,有一部分房屋有了楼层,也有了浴室和厕所,居住舒适度大大提高;
再次,以「枕头屋」代替围屋的也多了起来。这些都意味着客家传统的大家族制度被新的家庭制度、生活观念所突破。
华侨屋虽然也很大,但仅仅是一种传统,或是成就感的炫耀,而非出于早期围龙屋那种大家族聚居的实用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观看南华又庐的绝妙之处在屋外西南侧中距离的制高点捕捉,
它与四季变化的田野融为一体,构成绚丽多彩的景观。
春夏,它像蹈海的航母;金秋,又如锦缎上的瑰宝,而在月明之夜,它酷似深潭浮起的神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南华又庐始祖的后代们大多已经搬出去住了,只留下几个阿婆在看守着住屋
我们来到的这天正是清明时节,散落在各处的后人们又回到祖屋拜祭先人
在那清脆的鞭炮声中,这围屋的始祖一定在天国感受到了一种自豪与满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南华又庐出来,向前行二百米左右就到了侨乡村有一处名为「洋楼」的「烂尾楼」。
虽然没有完工,但是从已完成的建筑来看,不难想象其成品会是多么得美轮美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栋“洋楼”又称焕云楼,始建于1927年,为旅印尼华侨潘焕润、潘耀润、潘行润、潘创润四兄弟共同出资兴建。
该楼是模仿新加坡某大舞厅造的,为欧洲巴洛克风格。
原设计前面有100
米长的花园,里面有游泳池,后面也有一个大花园,四周围着花廊和小屋。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后,侨汇断绝,进口材料无法运输,导致焕云楼停建,最终「烂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焕云楼,大厅里用水泥塑成的双凤涂抹色彩犹存。
爬上二楼,本已完工的走廊由于年久失修,露出内里的钢筋。
向下望去,后院里像圆明园大水法似的立着几根柱子,柱顶的钢筋已变黑,架子上的葡萄藤也已结果。
阳光斜斜地打在残坦断壁上,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资料
侨乡村位于梅县南口镇,是一个纯客乡村。
据《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客家古民居建筑调查报告》,侨乡村共现存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客家民居围屋(俗称“围龙屋”)39
座,
其中明代8座,清代17座,民国14座。最早的为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秋官第(俗称潘氏老祖屋),老屋三堂六横三围,计279
间。
数十座围龙屋在鹿湖山下1.2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其集聚之密、数量之多在梅州绝无仅有,
这样一个颇具规模、富有特色、古风犹存的客家古村落,被专家誉为“最古典客家围屋群落”,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给我们分享了广州的另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2: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建筑,民俗,历史变迁,野史传闻,都有,文字优美,是长见识的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2-8 20:36 , Processed in 0.0132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