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哮天犬

摩旅游梅州.享受慢生活(第15页新增:五百年的大浦老县城茶阳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旅游梅州.享受慢生活(4)---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

在我们这些新广东人眼里,广东很多村庄虽然名字各不相同,但都被人们称为「侨乡」,
这次到梅州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一个村就叫「侨乡村」。
早晨从兴宁出发,进入梅州地界,路边一个醒目的牌坊“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这就是桥乡村了,
转进牌坊经意间被镇住了——前方山下逶迤延伸的屋宇像蛟龙蛰伏,清澈池塘和苍郁竹树将它们逐个包围,形成小小部落;
而整体参差起伏、疏密有致的格局又天然而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出发前就做了不少的功课,
了解到侨乡村的围龙屋大体可分为三个建造时期,早期以明嘉靖年间的老祖屋为代表,
是客家人大家庭聚居的大型集合式住宅,一进入侨乡村,就直接到村中一家古老的大型威武荣阳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停下摩托车,走进这些围龙屋,发现这里虽规模较大,但祖堂窄小,房屋低矮黑暗,显得非常拥挤;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确实不适合居住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 “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
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 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也是在 世界客都梅 州存量最 大的民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很多古村落,发现除了文化内涵外,给人第一感官冲击的是每一座民居极富特色的平面格局,
这种格局需要从半空中俯瞰才能一目了然,我现在到古村落首先就是看看周边又没有比较高的地方可以利用,
很快我们就发现对面有一栋在建的楼房,我们爬上屋顶俯视整个围龙屋,
矩形四合院、后面的半圆形围屋,以及前面的禾坪、水塘,都一目了然,可以好好研究下每一部分都含有风水意义和实用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先祖远离了中原战火,来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山区生活安家,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
山区地形复杂,溪河遍布,野兽侵袭。经验告诉他们,保障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聚族而居。
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先祖设计了围起来的房屋——围龙屋。每一个客家围龙屋,大都是一个姓氏。
由开基祖一直往下传,随着子孙的繁衍,客家龙围屋可以不断增加扩大,通常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另建新的围龙屋,二是老屋不断扩展。
无论扩建新建都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需要。围龙屋只是形式,聚族才是实质。
围龙屋把血族成员严严实实包裹起来,赖以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客家围龙屋长期生存的社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人历来重视民居的风水地理,客家人更秉承了这一传统。
建筑地址讲究来龙去脉,坐北向南。
围龙屋门前的池塘和屋后培植的树林,屋内的厅堂、天井布局都充分体现风水术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围龙屋公开都称有“龙”穴宝的地,一是在半圆围层中央所闢那一单间厅房称“龙厅”;
二是厅堂背面称“龙厅背”;三是“厅背”至“龙厅”中间拱状隆起以石或砖铺结称“化胎”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围龙屋基本是十室九空了,无人管理,任由自然损坏。
围龙屋多为私人所有,建筑多是木结构,有的涂有油漆,极易引燃。
   
无人居住,人去楼空,多数已成为是危房。屋内用来养猪养鸡,堆放柴草杂物,环境卫生“脏乱差”,而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有些围龙屋虽然有人居住,但无力维修,一有损毁随意改建。
有的甚至拆除围屋的一角或一部份,改建成水泥楼房,造成围龙屋肢体不全,十分难看,改变了围龙屋的原貌 。
有的围龙屋虽说花费不少资金去维修,却用现代的瓷板和瓷砖去装饰墙壁地面,破坏了围龙屋的历史原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我们还沉醉于这古老围楼的氛围之中是,电话铃声响起,
梅州的摩友随云,晓易及自由已经在侨乡村中梅县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
——南华又庐等我们了
“南华又庐”为著名侨胞潘祥初创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梅县最大的客家民房之一。其建筑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梅县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南华又庐。
方正的外形,四面围墙相护,屋前一条小溪缓缓流过,
1万多平方米的 屋子,共118间房,分为上、中、下三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墙上两排悬挂的红灯笼为屋子平添了几分暖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屋的中轴线上分别是上中下堂,中堂供奉着此房创建人潘祥初先生的灵位,两边各有四堂,是潘祥初为8个儿子安排好的套间。
 围楼内院套房,房套院,有着迷宫般复杂而奇异的结构,置身于其中,竟有些迷路的感觉。于是,不得不感叹客家民居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2-8 20:45 , Processed in 0.0129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