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9|回复: 3

中国一号冰川——天格尔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2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一、序言

有人说,现代都市生活,使人们长期浸泡在都市文明的浴缸里,早已被舒适的水波按摩得通体慵懒,思维迟钝,从而忘记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 森林和山野。你也许有过失败,有过痛苦,有过荣耀和赞誉带来的烦恼,而你到天山就会忘却一切;在雪山之巅,金钱、仇视、嫉妒、爱与恨一切人世间的纷扰都不复存在,属于你的只有战胜自我的自豪和心灵的净化。人生最大的辉煌、最高的境界是超越自我,而这一切只能用你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去实现,我们还年轻让我们登一座真正的雪山吧。

二、攀登难度系数:*(训练入门级山峰)

三、山峰简介

北天山的卡拉乌成山在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以南,其主峰天格尔峰海拔4480米,距乌鲁木齐市大约120公里,这里是乌鲁木齐河的发源地,在天格尔峰附近分布着大小77条现代冰川,其中一号冰川最大,它海拔3800-4000余米,长约2.4公里,平均宽500米,面积1.95平方公里,其周围分布着大小76条现代冰川,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一号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又由于它是世界上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现已成为我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

天格尔峰地区呈典型的天山北坡气候,降水量较南坡大,夏季7—8月平均气温在12度,冬季最冷可达零下35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多变,通常下午天气变坏,即使在夏季,3850米的冰川舌部也是雨雪交加。

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研究所,在一号冰川舌部凿成的80余米长的大冰洞,如童话中白雪公主的银殿。洞口水珠涓滴而下,令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水帘冰洞”。往返途中,可饱览天山垂直景观带的独特风光。这里冰川冲积地貌非常明显,对于进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的客人,可以从这里探察乌鲁木齐河亿万年间发育的过程。

天格尔峰为古突厥语,意为天王峰,他虽然不高,但他那终年晶莹蔚蓝冰川,裂隙纵横的冰面;金字塔般的角峰,锯齿形的刀脊,弧形的冰川碛和喧腾的冰川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登山爱好者。自1997年以来,天格尔峰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的登山训练基地,每年都组织多次攀登该峰的活动,尤其是国际劳动节休假期间大约有上百名新老会员在此拉开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夏季活动的帷幕。

四、物资和装备清单及登山费用

团队装备(数量根据团队的人数确定):高山帐篷、高山炉具、50米结组绳两条、炊事帐篷、炊具、手持对讲机等。

个人装备(一号冰川登山可分南坡线路和被坡线路,这两条线路对登山装备的要求也不同)

南坡线路:冲锋衣裤、羽绒服、抓绒手套、睡袋、防潮垫、登山镜、

北坡线路:冲锋衣裤、羽绒服、抓绒手套、睡袋、防潮垫、登山镜、安全带、铁索2个、抓结绳一条、上升器、下降器、长冰镐、高山靴、冰爪、防雪套、登山头盔等。

登山费用:一号冰川天格尔峰地区是乌鲁木齐的旅游观光景点,对登山目前还没有收取注册费,只是在夏季的旅游季节,当地的牧场设卡,收取每人15元的环保费。如请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的高山向导,从南坡攀登要付向导费400元。北坡攀登付800元。

五、攀登队伍组成及分工

天格尔峰是较理想的登山训练的基地,它包含岩石地带、和雪坡冰壁的攀登,适合不同层次的登山爱好者攀登。攀登该峰组队比较灵活,队伍可大可小,攀登难度系数选择性大。南坡攀登队伍规模可以大些,但北坡攀登有一段60度的冰雪覆盖的山脊,裂缝也较多,一但发生滑坠和掉入冰缝也是致命的。在攀登时,每结组要有两个高山向导做交替保护,结组人员不要超过6个人。

六、攀登前期准备

根据登山季节和事先制定的攀登线路准备物资装备。如在月盛夏季节,冰川上的积雪基本融化,从南坡攀登时可不戴雪套。如从北坡攀登,事先要根据队员的攀登技术水平,拟定攀登战术,有一定登山经验的队员可准备两条50米的结组绳,采用交替保护的方式攀登,对初学者侧必须准备400米线路绳,和8个冰锥。

交通状况及进山路线

一号冰川天格尔峰是离城市最近的雪山,距离乌鲁木齐120公里,进山交通十分方便,大客车沿216国道可直达天格尔峰脚下的大西沟气象站,如乘越野车可继续沿着简易公路行驶3公里抵达冰川舌部的登山大本营。天尔峰登山大本营海拔3850米,三面环山,位于一号冰川的舌部。如果登山周期按照两天计算,租用26座客车需1000元,租用11座面包车需700元。越野车600元,出租车单程300元。

七、攀登线路

南坡攀登线路:从大本营地出发,向南跨越坡度20度,长度约1000米的二号冰川,然后向西攀爬一段很长的碎石坡。一个多小时可达通往天格尔峰的山脊,山脊处的海拔4300多米,沿着山脊攀登的坡度迅速增大,局部地段达70度,且刃脊很陡,山脊的右侧就是深渊,攀登时向导和协作人员要在危险地段实施保护。

北坡攀登路线:北坡线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向西爬上一号冰川,再向南跨越冰川,攀上通往主峰的东北山脊。第二段是沿着山脊在裸露的岩石上攀登,大约1小时候可到达通往主峰的大冰壁下。段三段路线是50-60度的冰壁向上攀登,由于这段线路坡陡风大,冰面坚硬很少有积雪,是滑坠常发地段。在接近峰顶的一段路线上有几条大裂缝,除夏季之外,顶峰积雪较厚,裂缝往往不易被发现,给登山者很大的潜在危险。这段线路攀登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系数达系数达两星。


 楼主| 发表于 2004-6-22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攀登实录

在1999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天格尔峰登山活动,协会秘书长张耀东,在从北坡登顶下撤途中发生近200米的危险滑坠。下面就是他亲身经历的一幕。

登山运动是一项以苦为侣、以死为伴的运动。参与者在参与前的的心理准备,无论怎样充分都不会是多余的。对于我身边这些首次参与登山运动的新队员来讲,他们刚刚进入卡拉乌成山地,现实的严峻就那么无情地迅速取代了拟想中的浪漫。 5月1日下午,在徒步向大本营进军后一小时左右,山友楮东田就指着路边的呕吐物对我说,“已经有人开始反应了。”当晚,在3750米大本营,缺氧的效果逐渐显露。我身边的那些年轻队员们虽然还处在新奇和兴奋状态中,但看得出,头疼、胸闷、心跳、气促的幽灵死死缠绕着他们,使他们嘻笑与苦笑参半。

晚9时,我去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队的营帐区探视,迎头碰上协会的王铁男向我求援。一名来自新疆大学的年轻女队员面色煞白,满额头虚汗,歪在队友的怀中,看上去处境十分艰难。我们责无旁贷,献出了全营区唯一的一只氧气枕。入夜,当大家钻入睡袋,用8毫米厚的泡沫塑料隔雪而卧后很久,都能够听到那种叹气般的喘息声时而从这个帐蓬,时而又从那个帐蓬发出,一直延续到我自己也进入并不塌实的梦乡。




第二天,根据出发24小时后的体力变化情况及协同工作的需要,我们留下安佳志成队长担任本队的后方指挥,精干的李明君队员作为后备支援力量,其余队员以南坡五人,北坡三人的队列,将技术装备全部集中于北坡,开始了决定性的征程。当时是早上9时30分,出发时,每人怀中都揣着一面印有新疆工学院标志的小红旗。




我被编组在北坡分队。我们以三只对讲机作为交互联络工具,指定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整点开机,非常情况下可通过约定转入不间断联系方式。4小时以后,当南坡分队历经艰难困苦胜利登顶时,我们正奋力挣扎在北坡4200米一段险坡道上,没有能够及时开机。因此,南坡分队于1时47分登上天格尔峰的消息,我们是滞后一小时知道的。

北坡路线带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攀登特点,这在事先分析路线时已经有所了解。为保证北坡联合攀登队十余名队员的安全,市登山协会的几名老队员在4000米以上的五道冰坡上反复用冰锥和主绳设置保护,付出了极其艰辛的代价,终于使北坡队员在下午4时48分到6时30分的时间里,全部登顶。其中,队员杨立群在开路过程中,在4200米处沿一壁70度的冰坡滑坠90米,被“打捞”上来以后,又一头扎入开路先锋的行列中。登山是一项使人心地纯洁的运动。我曾每每身临其境,看到过那些在险象环生中,为别人作出绝无报偿的坦然付出的全过程。也真正钦佩那些付出者,他们在此后所表现出的那种若无其事般的超脱,实在是一种真实而可贵的人格。相比之下,我们一生中也许要经历一百次的那种沏杯茶水写总结,对着报纸练心得的老套路,显得那么漂浮、空泛、缺乏厚重感。

我是在沿北坡下撤,尚未下降至杨立群的滑坠点就产生意外的。这里是一道新雪覆盖的冰坡,由于地势决定,我们设置主绳的方向与坡面的垂面之间有一个别扭的夹角。当我在一块大小仅够落脚,又被另一名队员作为支撑点的岩石边,俯身通过铁锁连接主绳前,左脚冰爪从冰面滑脱,头朝下坡方向仰跌在冰坡上,沿重力平面与冰坡的交角线开始了这次意外的滑坠过程。此时,王铁男队长正在左下方等待接应我,他的暗紫色登山服的影子迅速从我眼睛的余光中掠过。

由于初次组队,装备不足,我没有配备冰镐,只有一杆雪杖挂在腕上,无法实施早期保护动作。最初的一段冰坡便以加速度方式瞬间滑完全程。当然,苦难并没有就此结束。我被下冲力沿一个光滑的上坡抛起来,以仰泳入水的姿势被投入下一层漫长的雪坡,继续滑坠。此时,缓慢旋转着的山体和白云、洁白冰凉的雪雾,以及乘飞机般的呼哨声在我的意识中伴随着我。我竭尽当时的体力与脑力之所能,冷静地保持了头部和四肢竭力跷起,背部着地的滑行姿态,以至于没有产生那种致命的翻滚冲撞。在某一个瞬间,我终于抓住了挂在右手腕上的雪杖柄,毫无章法地沿右肩前方刺向下滑方向。好象是又经过了一些更加剧烈的旋转过程,四周安静了下来。

当意识恢复之后,我原地仰卧不动,心中有些慌乱,等待着谁给我一个结局。自己是否已经支离破碎,我没有底。但上方视界内分明有一片模糊的鲜红。几分钟之后,我感到除眩晕之外,似乎并无其它不适。此时,山体和天空虽然倾斜着,但毕竟已经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能抬头四顾,在洁白如碧的四野中弄清了自己的处境。

我头朝下脚朝上顺坡仰卧在雪窝里,滑坠路线的两旁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雪球滚过的痕迹,这些雪球超过我所在的位置,继续向下滚去,直到耗尽势能。右下方约50米处,一条两壁错位的幽蓝色的明裂缝横桓在谷底。左上方100米处,是一片杂乱的冰瀑被三条陡坎所切割,象是洁白玉体上一处不协调的伤疤。右上方同一高度,原本是柔和的雪原被折叠出一重皱褶,大概属于右方那些陡坎的延伸端。

在这些陡坎裂隙之间于安全最合理的位置上,安排着属于我独享过的那条滑道。是柔和的两脊之间厚厚的积雪,以及接近坡底迅速变缓的坡度挽留了我。在我仰卧着的雪坑上方十多米范围内,散落着我的一些行头:佳能照相机、遮阳帽、扯断了拉扣的肩背包、一只皮手套、防紫外线眼镜,还有那片模糊的鲜红色登山服上的防风帽被从衣服上强行撕扯下来,半埋在雪地上独领风骚。在滑道的高处,那只被拉弯了的澳大利亚雪杖插在雪中,手柄正在闪闪发光。这时,表蒙已经开裂的手表指向7点40分,秒针还在奋力向前跳动着。

形势明朗以后,我掏尽胸腹间塞满的积雪,立即用佩在胸前的那只涂满冰雪的对讲机向大本营通报情况。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已经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这次滑坠过程的某一瞬间,正在为跌落的究竟是一只行囊还是一名队员进行分析。只有从南坡登顶归来的唐山分队长经验丰富,断定是人身滑坠事故。当对讲机呼叫之后几分钟,他带领的三人救援队就已经出发了。此后的半小时,王铮总指挥和安佳志成队长关于“原地不动”,“注意补充食物”,“注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的指令不断传来,那种在高速滑坠过程中未曾出现的恐惧和紧张感,在此时此刻,反而不合时宜地出现了。

但我心中有数,救援方案的实施存在很大困难。从大本营沿山脊到达滑坠点上方,最强的体力需要3小时。如果救援队纵跨冰川向我接近,深雪和无数条明、暗裂缝的拦截是否会造成新的事故?这与我纵跨冰川返回大本营相比,那一个更符合救援原则?我决定自救。向大本营请示之后等待回答的间歇时间,我在雪原上爬来爬去,收拾我的那些散落物。滑坠造成的体力消耗使我筋疲力竭,对暗裂缝的警惕使我不能贸然动作,仅仅完成这项工作,就用去了约30分钟。这时,我上方山际线上传来人声。抬头望去,一条绿色与红色相接的主绳抛扔下来,有人在上方忙碌着。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扯起嗓子报告平安,以便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不一会儿,我看到王铁男那熟悉的身影已开始沿着主绳择路下降,作上方保护的似乎是董务新。但他们在上方那里知道,主绳的末段恰恰横切那块冰瀑陡坎而过。我大声呼叫,并竭力用清楚的手势指明危险。在调整下降角度以后,王铁男终于在我左上方30米处安全着地了。而董务新却采用了握绳坐滑的动作快速下降,又将主绳摆向了那条危险的陡坎裂隙。情急之中,铁男用全力向左扯动绳索下端,使其尽可能绷紧。一半借助于位置移动,一半借助于下滑速度,使董务新终于跨越了危险。

为了对我进行近程救援,两名技术全面的主心骨离开了北坡分队,压力迅速转移到了滞留在4250米高度的十名剩余队员身上。下撤阶段,英刚队长只身断后,体力消耗极大,而他此时带领的几乎是清一色新队员。面对逐渐降临的暮色,以及因滑坠而对新队员和女队员造成的心理压力,还有逐渐耗尽的体力,只有确保不出现新的问题,才是救援工作的根本利益所在。协商之后,我们立即与大本营和救援分队通话,请求将支援任务迅速转向4250米高度上的下撤队员。而我们三人决定纵跨冰川,自己寻路返回安全地带。

我们开始寻路下撤。刚开始不久,打前站的董务新坐滑过的路线上,就塌陷出一条宽宽的冰裂缝,他立刻向我们警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怎么辛免的。我和铁男分别用前扑和跨跳方式越过了这条恼人的裂缝。自此以后,我们三人一直在冰川侧顶部没胯的深雪中,用趟雪、爬行、侧滚、坐滑等方式向大本营方向接近。夜色中,我们也分明看到一线微弱的头灯光亮在陡峭的山脊上时隐时现,逆我们而行,终于上升到比我们更高的位置而远去。三小时后的11时10分,当从对讲机中接到支援队员与下撤队员终于会合的消息时,我们依冰卧雪,享受了一次时间最长的休息。此时,铁男已经几近虚脱,向我寻求一块糖果。而我却没有,只有一段冻得坚硬的哈尔滨红肠。

11时40分,在横切与纵切冰川路线的交*点上,我们等待着山上的消息,盼望与他们会合。大本营王铮指挥通过对讲机指令我们直接返回大本营。但出于对下撤队员的责任心,铁男又一次留了下来。当我与下撤到交*点的秦建以及接应队员一同横跨冰川时,那四条冰裂缝的延伸线上已经被作好醒目的标记,一名接应队员递过来一只头灯,这只头灯的亮光一直将我指引到营区。

夜里1点10分,英刚、唐山导引最后一名队员安全回到大本营。这次滑坠虽然没有造成伤亡后果,但是,由此引发的救援过程使多少人承受了艰辛,经历了危险,也闪现了个人人格和群体风格的光明。

第二天,在乘车穿越后峡公路的途中,我发现这些付出者们又一次进入全无其事的超脱状态,相互开起了戏谑的玩笑。

从这次天格尔峰下的滑坠事件中,我只有得到,没有失去。我爱山野,更爱那些象山野一样刚健质朴的人。

九、当地登山、救援部门联系方式

新疆登山协会:金英杰 0991—3827936

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王铁男 13009681695 杨春风 13199810769 宋玉江 8926926

大西沟气象站:3991012(卫星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望而却步!</strong></font>[em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李马</i>在2006-5-28 16:17:00的发言:</b>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望而却步!</strong></font>[em08]</div>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4-11-29 07:51 , Processed in 0.0201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